首页 资讯 历史 刘裕为何没有统一南北朝的原因

热门资讯

刘裕为何没有统一南北朝的原因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浏览:165 评论:0 发表时间:2021-03-11

刘裕为何没有统一南北朝的原因


前文介绍

出身寒微的北府军将领刘裕,通过多次内战,夺取国家大权后,发动了多次北伐,连续攻灭山东的前燕,四川的谯蜀,关中的后秦,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十分天下已得其七。


他曾创下手奋长刀,一人追赶敌军数千人的传奇,一生战无不胜,培养了刘道规,王镇恶,朱龄石,朱超石,檀道济等众多优秀将才,北伐中原势如破竹,称得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然而,就在刘裕夺取长安后,坐镇后方的首席文官刘穆之去世,刘裕不得不离开关中,停止北伐。


关中留守的部将王镇恶、沈田子等人自相攻杀,胡夏政权的赫连勃勃,趁势大举南下,夺占关中,刘裕军损失惨重。

刘裕虽然在几年后正式称帝,是为“宋武帝”,然而有生之年统一天下的梦想,就此遗憾终结。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

后世论者提及此事,多认为刘穆之早逝后,刘裕为了稳固掌控朝堂,篡夺东晋皇位,才放弃了北伐良机,导致关中惨败,使自己一生事业功败垂成,远不及后世朱元璋的目光高远。


然而,刘裕北伐时,其实早已稳固控制了东晋政权,心腹党羽遍布朝野内外,扬州、荆州、江州等南方重镇尽在指掌。坐镇都城建康的刘穆之的去世,并不足以当真让朝野动荡。


所以刘裕离开长安后,接受宋王封爵,以淮南北十郡为封国,先坐镇淮北彭城,后来移镇淮南寿春,以进可攻、退可守的两淮之地为驻地,足见他无需返回建康,也自信能稳固控制江南局势,而北伐之雄心从未熄灭。


然而,刘裕统一天下的真正阻碍,并不在赫连勃勃的胡夏,这个形同马匪的政权,而在于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


北魏不同于此前汉化程度较高的后赵、前秦、后燕等胡族政权,一半疆土在长城之外,能一次性啸聚数十万塞外胡骑,对中原地区展开一场大侵攻。而且,已经雄踞河北数十年,并得到以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当地汉人世家大族的支持,建立了十分巩固的统治。


北魏司徒:崔浩

随着河南、山东、关中等地区在将近百年的胡汉征战中被打残,河北地区已经一跃成为天下最繁盛的经济重心,同时也是北中国的人口重心。这一状况持续了整个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时间,一直到隋唐中期,安史之乱后才告终结。

此刻的北魏王朝,是长城内外各胡族部落的共主,可以在一场战役中,啸聚数十万胡族轻骑,同时明君(拓跋嗣)在位,贤臣(崔浩)为佐,并无类似后秦政权那样的内乱,几乎无隙可击。


虽然此前北魏军在试探性进攻中,虽然被刘裕临河出奇兵,派朱超石以“却月阵”大破之。


中书侍郎:朱超石

但区区三万人的损失,对北魏还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更不是几万精兵就能击败的南燕、后秦可比。


后世宋太宗赵光义,击败增援辽军,攻克太原坚城,灭亡北汉政权后,不赏赐部下,不休整军队,马不停蹄杀奔幽州城下,最后兵败身辱,仓皇乘驴车逃命,贻笑千古。久经戎马的刘裕可不会犯类似错误,因为一场战斗的胜利,就当真以为北魏不堪一击,河北唾手可得。


对南朝来说,在东晋末年的连年内战中,孙恩之乱打残三吴,桓玄之乱打残荆州,国力已然大损。所以刘裕北伐,几乎每次都是一支数万人的主力军团,从两淮出发,凭着北府军精兵良将的卓越战斗力,次第去攻占山东、河南与关中。

刘裕也不可能放着自己南方的广大统治区不管,把统治中枢当真转移到在西北,一门心思去控制残破的关中。


所以,当刘裕离开关中后,赫连勃勃集合二十万大军来攻。名义上的主帅、刘裕之子刘义真年仅12岁,王镇恶、沈田子等人偏偏又起内讧,相互攻杀。


刘裕派朱超石、朱龄石、蒯恩等人率偏师增援,却无形中成了添油战术,一个个在赫连勃勃的大军进逼下,相继兵败身死。


右将军:朱龄石

关中之败,重将非死即俘,北府精锐折损惨重,就相当于曹操一战把“五子良将”全搭进去,虎豹骑和中军也损失惨重,实在是.…....憾恨之极!


当前线噩耗次第传来,刘裕不得不忍痛放弃关中,在彭城城头迎风唏嘘,慨然流涕,洒下英雄泪,驱逐五胡、一统天下的雄心,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传奇,至此都划上了一个遗憾的休止符。【以南统北】的梦想,要留待千年之后的朱元璋来实现了。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