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历史 唐代的军队的组成及唐军是怎样作战的?

热门资讯

唐代的军队的组成及唐军是怎样作战的?

作者:王援朝 来源:互联网 浏览:357 评论:0 发表时间:2021-01-09

唐代的军队的组成及唐军是怎样作战的?

唐代社会一向以开放性,融汇性著名,唐代不仅继承了前代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积极吸收外族,外域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创造了面貌焕然一新,迥异于前代的文化.唐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影响,在人类智慧最高表现之一的兵法。


其次是用人和军队编成方面的条件。唐代最高统治者出自关陇集团,其将相大臣也有不少人出自这个集团。关陇集团是一胡汉混合之集团,对胡汉兵法自然也是杂糅而用之。另外 唐代大量使用归附的少数民族将士,即”蕃兵蕃将”。蕃将自幼”娴于军旅”,”早奉成训”,都有祖传的用兵之法,随着其加入唐军,其兵法自然也成为唐代兵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次是经济方面的条件。十六国以来,内地农耕区域大片荒芜,游牧经济渗入内地,在游牧民族影响下,汉族的农业有所衰退,而畜牧业却有了较大发展。十六国时期,不仅河西成为牧场,黄河中下游许多地区也成为畜牧或农牧混杂经济区。经济生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军队编成和战略战术的演变。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空前的统一,农业区域和牧业区域合为一体,北方牧区处于中央政f的控制之下,这样就为唐军提供了大量战马,为组建骑兵大集团,运用游牧民族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另外,这也与这一时期作战对象的变化有关。与飘忽不定,行动迅速的游牧民族骑兵作战,必须以快制快,吸取其兵法中的长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自然也会引起兵法上的胡化。  


唐代兵法是胡汉融合的二元兵法,但在唐代兵法中居首位的仍是华夏传统兵法。这是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融合都是以汉族为主体,文化融合主要是胡文化的汉化 汉文化的胡化是次要的,唐代文化仍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而且华夏传统兵法中有很多长处 如强调深思熟虑,注重充分训练、协同动作,战斗队形严整,充分发挥集体战斗力,步战能力较强等等,所以唐代兵法仍是以华夏传统兵法居首位,只是大量融入了游牧民族兵法的成份,并在与游牧民族冲突碰撞的背景下,其传统成份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唐代兵法的若干特点及其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之关系  

以下试从战略、战术、后勤等方面对唐代兵法的一些特点及其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关系、所受胡族兵法的影响等作一粗浅分析。  


(一)战略  


1,强调进攻,主张积极防御  

唐代兵法在战略、战术上都强调进攻,主张积极防御、机动防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对游牧民族的进扰,不是沿袭秦汉以来修长城被动防边的老办法,而是采取招抚结纳和军事上的主动行动相结合的战略,在沿边战略要地部署重兵,通过进攻或机动防御来保卫边防。他曾批评隋炀帝修长城防边的作法,说:“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绩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唐太宗不修长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不少都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影响有关,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军队编成等有关。  


汉族等传统的农业民族,以农耕为本,世世代代固着在土地上,长期维持着一种狭隘、闭塞的地方性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性。保守的文化心态,使之趋向于保持现状,缺乏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欲望。反映在军事上则往往形成重视防守疆界,单纯防御的战略 总想以一道屏障来确保农耕地区的安全。即使军事力量强大的秦和西汉也仍依靠修筑长城来防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攻。而游牧民族迁徙不定,不像农业民族那样固着于明确划分的地块上生产劳作,也不像农业民族那样有强烈的此疆彼界的意识。水草是游牧生活之源,失去水草,牧人就会失去生命,因而虽有牧地划分,却并不严格,为争夺水草,越境侵夺之事时有发生。他们还往往以射猎为谋生的补充手段,经常远程游猎,四处追逐野兽。因而他们不那么重视明确划定的地界,不愿也不能局限于严格划定的界限之内。他们经常迁徙,住帐篷,无城郭,其军队基本上都是骑兵,而骑兵是以机动见长,利于进攻的兵种,即使在防御时,也宜采用机动防御,而且无城郭也使他们难以固守。这样就使游牧民族形成了强调进攻和积极防御的兵法。因而中国历史上,塞外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在其它战略方向无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对尚留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的袭扰,往往采取主动进攻的方略。如北魏曾主动出击,进攻柔然,清也曾主动出击蒙古准噶尔部。随着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融汇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强调进攻和积极防御的思想遂成为唐代军事上的指导思想在游牧民族的影响下,唐代建立了机动性很强的骑兵大集团,可以远距离地迅速调动,这也使唐军能够攻则深入塞外,决战歼敌,守则依托要地,机动防御,而不需被动地防守长城。  


另外,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胡汉隔阂已不像秦汉时期那么深。唐统治者自身也有胡人血统,因而对胡人不像秦汉统治者那样歧视,而是实行”华夷一体”的政策,不打算以一道人工屏障来划分胡汉,而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的接纳羁縻,来建立有弹性的边疆防御缓冲地带。  


不仅唐太宗不修长城,而且即使唐玄宗时期在沿边地区普遍设置节度使之后,唐王朝仍经常在边境地区主动出击,以保持和扩大有弹性的边疆防御缓冲地带。唐玄宗之所以不接受杜甫基于汉族传统儒家思想的”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的讽谏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游牧与农耕,开拓扩张与固土自守这两种文化的碰撞。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虽然国力下降,但在对付吐蕃、南诏等的进扰时,仍经常主动出击


即使在整体上是处于战略防御时,也力争以战役、战术上的进攻来挫败敌军。如代宗大历八年 公元,,年,吐蕃攻灵武。唐将李晟迂回敌后,奇袭吐蕃后勤基地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种”,迫使吐蕃撤围退走。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蕃攻唐北部的灵、朔等州,唐派西川节度使韦皋从成都西山攻入吐蕃。


2 ,重视战略、战术上的突然性,经常使用突然袭击和轻骑兵远程奔袭 

唐代名将李靖强调,”用兵上神,战贵其速”。他善于使用突然袭击,常出敌不意,战而胜之。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他率军攻萧铣,趁”江水泛涨,三xia路险”,萧铣认为其无法进军,“休兵不设备”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流急下,一举攻灭萧铣。贞观四年 公元(630)年,他率军进攻东突厥,趁其不备时,突然以三千骑兵”夜袭定襄”,大败突厥。


这种远程奔袭的战法,与《孙子兵法》 中所言,”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相比,显然有了进一步发展。而这一变化则与十六国以来骑兵的大量使用以及游牧民族骑兵惯用的战法有关。春秋时期,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民族由车兵与步兵混合编成的军队机动能力还很差,车兵受道路的限制,步兵靠双脚步行,行动速度都较慢,一天行军不过一舍,即三十里。军队急行军百里,能赶到战场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人马无法保持充分的战斗力,甚至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当时的军事家不主张连续急行军远程奔袭。”劳师袭远”被认为是军事上的一大忌。而游牧民族居于”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


韦皋军”转战千里”,大破吐蕃!


不仅唐太宗不修长城,而且即使唐玄宗时期在沿边地区普遍设置节度使之后,唐王朝仍经常在边境地区主动出击,以保持和扩大有弹性的边疆防御缓冲地带。唐玄宗之所以不接受杜甫基于汉族传统儒家思想的”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的讽谏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游牧与农耕,开拓扩张与固土自守这两种文化的碰撞。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虽然国力下降,但在对付吐蕃、南诏等的进扰时,仍经常主动出击。即使在整体上是处于战略防御时,也力争以战役、战术上的进攻来挫败敌军。如代宗大历八年 公元,,年,吐蕃攻灵武。唐将李晟迂回敌后,奇袭吐蕃后勤基地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种”,迫使吐蕃撤围退走。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蕃攻唐北部的灵、朔等州。唐派西川节度使韦皋从成都西山攻入吐蕃。韦皋军”转战千里”,大破吐蕃,迫使吐蕃从灵、朔撤兵南下。  


”。不论是从事主要经济活动游牧,还是进行作为补充经济活动的狩猎,都需要长途驰驱。远程游猎是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的一大特点。这些游猎活动除经济意义外,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起到了军事演xi的作用,而且可以随时转为真正的战斗。


对骑兵而言,”百里而争利”已非兵家大忌,而且,与步兵作战,远程奔袭能充分发挥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与善于使用大进大退,远程奔袭的游牧民族骑兵作战,更需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远程奔袭得到广泛使用。如北魏道武帝拓跋跬曾将其骑兵分为数路,远程奔袭,分进合击,大破后燕军。后燕慕容垂也曾以远程奔袭,一举攻占北魏重镇平城。始光三年(公元426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率轻骑一万八千人渡黄河远程奔袭夏都统万城。时逢冬至,夏主赫连昌”方宴飨”,北魏军突至,城中”上下惊扰”,北魏军一举击败仓促出战的夏军。随着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带来的军队装备、编成以及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古代兵法中不得连续急行军”百里而争利”的原则被逐渐废弃了。


3 ,首先在理论上提出了“战略持久”  

在唐代以前的战争实践中,持久作战的方法即已被多次使用。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初期 廉颇坚壁防守数月,避免决战,使秦军无隙可乘。西汉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在昌邑、下邑一带坚壁不战,并派轻骑迂回到叛军背后断其粮道,待叛军粮尽兵疲,引军退还时,乘机追击 大破叛军。尤其是十六国南北朝以来 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凭借其快速机动、冲击力强的长处 在野战中建立了对汉族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的优势,但骑兵不宜于攻坚,难以在短期内攻克严密设防的城垒。针对其弱点,汉族军队常采用屯兵积粮,固守坚城,长期相持,消耗敌人,使之无可奈何而自行退兵或乘机反击的战法。如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时,刘宋军在敌后坚守彭城、寿阳、盱眙,在正面坚守长江天堑,北魏军”抄掠无所得,人马饥乏”,”士马死伤亦过半”,无可奈何,只得退军北还。隋唐之际的军事家在战争中也多次使用战略持久,以消耗、疲惫敌人。如唐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在浅水原、柏壁、虎牢等次战役中面对强敌,都是先与之相持,避免决战,以疲惫敌人。相持时间短则数十日,长则五个月。在此期间侦察敌情,寻找敌人弱点,养精蓄锐,筹划制敌良策,一旦时机成熟,便迅猛出击,一举歼敌。但在唐代之前,战略持久尚停留在经验阶段  


唐代,李靖总结战争实践,将战略持久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他指出,"兵之情虽主速,承人之不及,然敌将多谋,戎卒辑睦,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邪" “ 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这与《孙子兵法》 中”兵贵胜,不贵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的观点相比 显然有了进一步发展。即在肯定战略速决的前提下,提出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之战略持久这一相反相成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显然具有时代特点,与上述十六国以来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十六国以来,依托坚城,通过长期消耗削弱敌军,从而战胜以骑兵为主力的优势敌军的多次成功战例,直接促成了这一观点的提出。  


4 ,内线作战时,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在内线作战时,集中兵力,将敌各个击破,也是唐代兵法的特点之一。如唐后期的藩镇在与朝廷作战时,往往是处于内线作战,受到两个以上方向的威胁。为了击败多路进攻的敌军,往往集中兵力于一点,先击败一路,再对付其余。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军三面围攻成德镇时,成德军集中兵力,先攻其中的杜叔良一路,于博野大败杜叔良军,杜叔良仅以身免。其它两路失去呼应,唐军的攻势也随之瓦解。唐武宗时,李德裕曾引镇州奏事官高迪的话说,”贼中好为偷兵术,潜抽诸处兵聚于一处,官军多就迫逐,以致失利,经一两月又偷兵诣他处。。  


这种战法显然是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战略战术的影响。要采用这种战法,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是一个重要条件,而骑兵正是具备这种条件的兵种。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政权分立,战略态势错综复杂,不少政权都处于两面以至四面受敌的境地,为了在受到几路敌军威胁时保持主动,遂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集中兵力,先歼敌一路,然后再调转兵锋对付其余。如东晋太元十二年 公元,,年, 康宁、彭晃、王穆等三支势力共同反对氐族吕光的后凉政权,一时间对之构成了巨大威胁。吕光趁三支敌军尚未紧密协同之前,以骑兵三万 “倍道兼行”,迅速进至张掖,消灭了彭晃军。接着又趁王穆军离开其根据地酒泉攻击敦煌之机,以步骑二万攻克酒泉。王穆闻讯撤军,途中部众溃散。剩下康宁孤掌难鸣。从此,吕光控制了河西的大部分地区。公元43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夏主赫连定约刘宋”合兵灭魏”,北上的宋军已到黄河一线的不利情况下,果断地先率主力西向击夏,大破夏军后又迅速回师大败宋军。


5 ,大纵深的迅猛追击  

虽然《孙子兵法》 曾提出”击其惰归”的观点,但又提出”归师勿遏”,”穷寇勿迫”。即不主张穷追不舍,以防败退之敌作困兽之斗,增大己方伤亡。在孙武参与指挥的吴楚之战中 吴军在柏举战胜后,虽然乘胜追击,但追至清发水时,并未将楚军合围聚歼于河岸,而是待敌半渡,然后才歼灭其未渡河部分  


两汉三国时期,虽然在战争实践中有大纵深追击的战例,但并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甚至在理论上仍被认为是轻率冒进的莽撞行为。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向孙权分析形势时曾说,曹操追击刘备,”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到了十六国时期,战争中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不再拘泥于”穷寇勿迫”的原则。如公元,,年前秦灭前燕的潞川之战,即是在击破前燕军,斩俘五万之后,乘胜猛追,又歼俘十余万人,随后进围燕都邺城,一举灭燕的。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更是擅长于大纵深的迅猛追击。公元391年,北魏攻柔然,柔然遁走。北魏军急追六百里,粮尽,遂杀备用的副马取食,倍道急追。终于追及柔然,”大破之,虏其半部”。柔然余众分道遁走,北魏军又分兵猛追,再次大败柔然,迫使柔然余众投降。  


唐代,猛打穷追的战法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李世民在浅水原之战中”帅二千余骑”对败退的宗罗喉军实施超越追击,抢在溃退的敌军之前,先赶到其大本营折城,使其不得入城,纷纷溃散。城中的敌军主帅薛仁杲计穷力拙,被迫出降。更典型的是柏壁之战。李世民在宋金刚军粮尽退走时,紧追不舍。先大破殿后的寻相部,又乘胜猛追,曾一昼夜追击二百余里,一日八战八胜,”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仍继续猛追,终于全歼敌军。李世民曾在浅水原之战中指出,”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在柏壁之战中又强调”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这些均可视为李世民对大纵深迅猛追击的理论概括。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靖在库山大破吐谷浑军,吐谷浑可汗伏允西逃,并”烧去野草”。当时”春草未生,马已赢瘦”, 李靖定下不避艰险,一追到底的决心,兵分两路,深入敌境,穷追猛打,前后数十战,终于平定了吐谷浑。  


从以上战例和李世民的理论概括可以看出,大纵深的迅猛追击已成为唐代兵法中的一个特点。而这又显然与十六国以来游牧民族骑兵的作战方法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先秦时期的”归师勿遏”,”穷寇勿迫”是为了避免败退之敌作困兽之斗,增大己方伤亡。而快速强劲的骑兵既可以较小的代价践踏斩杀败退之敌 又可以其快速追击使敌难以在撤退途中从容设伏。从而突破了产生于以车兵、步兵为主兵时代的这一古老的兵法原则。  


(二)战术  

1,重视使用骑兵迂回包抄,穿插敌阵  

重视使用骑兵迂回包抄,穿插敌阵,是唐代战术上的一个特点。唐太宗李世民在战争中就经常使用迂回包抄和穿插的战术。他常以其精锐骑兵迂回敌军阵后,攻其侧背,配合正面形成夹攻,或直接从敌军薄弱部分突入,贯穿敌阵,然后从其背后再次冲入,反复冲杀,把敌阵搅得大乱,使敌指挥失灵,陷于崩溃,以局部胜利带动全局胜利。他曾自己总结经验说 “ 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击之,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平定安史之乱时,唐军李嗣业部曾在收复长安的香积寺之战中,与回纥骑兵一起穿插至叛军阵后,”与大军夹击”,大败叛军。在二次收复洛阳的横水之战中,唐将仆固怀恩也是派骁骑与回纥骑兵一起迂回敌后,前后夹击,大败叛军。  


这种战术与游牧民族骑兵惯用的战术之间显然有着渊源关系。除上述回纥骑兵的战例外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北魏末年契胡酋长尔朱荣击败葛荣的滏口之战与唐初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的虎牢之战二者之间众多的相似之处。滏口之战中,尔朱荣所部只有”精骑七千”,而葛荣部号称百万,”列阵数十里,箕张而进”。尔朱荣”分命壮勇,所当冲突,号令严明,将士同奋”。尔朱荣亲自冲锋,率领骑兵贯穿敌阵,”出于贼后,表里合击,大破之,于阵禽葛荣,余众悉降”。而李世民在击败窦建德的虎牢之战中也是亲率轻骑直冲敌阵。唐将李道玄”挺身陷阵 直出其后,复突阵而归,再入再出,飞矢集其身如猬毛”,李世民”给以副马,使从己”,并亲率”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卷起旗帜,贯穿敌阵,在窦军阵后”张唐旗帜 建德将士顾见之,大溃”,窦建德也受伤被俘。将虎牢之战与滏口之战相比,可以发现二者的作战经过、所用战术等是何其相似,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当然也就不言自明了。


2,总结出从行进间直接投入战斗的纵队战术的理论  

中国古代战斗队形即阵法在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完善。孙膑将其总结为十阵,除水阵与火阵外,实际讲战斗队形的有方、圆、疏、数、锥形、雁形、钩形、玄襄等八阵。但这些都是以步兵为主的战斗队形。这些阵与行军队形都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都要经过较复杂的列阵过程才能投入战斗。十六国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军队进入中原,战斗队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公元,,年,前、后赵大战于洛阳。后赵石勒军以洛阳城为掩蔽,不经列阵,直接从行进间投入战斗,突然向前赵刘曜军发起进攻,大败刘曜军。生擒刘曜。这种不经列阵 以行军纵队直接投入战斗的战术是中原战场上前所未见的,显然是来自游牧民族骑兵从行进间直接发起进攻的战术。只不过此时这种纵队战术的使用已不限于骑兵,步兵也使用这种战术。  


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锥行之阵、雁行之阵已是纵队进攻的阵形,但笔者认为,当时的锥行之阵、雁行之阵至多只是纵队战术的雏形,还不是真正的纵队战术。从战国时期的《 孙膑兵法》 和唐代《通典》 中所引《李靖兵法》 来看,锥行之阵、雁行之阵和竖阵 即纵队, 三者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锥行之阵只是呈三角形,但并不一定是纵长横窄,而且有时只是大阵中的一部分。如唐军基本战术单位”队”的战斗队形一般呈三角形,而若干这种三角形的队又组成方、圆等各种阵,雁行之阵是前后梯次配置的一种阵形,也不一定是纵长横窄,与行军队形也有较大差别,而竖阵的阵形纵长,与行军队形十分近似。  


纵队具有不少优点,如不需列阵或稍作调整即可从行进间突然转入进攻,在对方列好阵势之前将其打垮,能避免敌前列阵时受敌人尤其是敌骑兵的突然袭击,宜于攻击敌人凭险依山布设的阵列,能在选定的地点,以绝对优势兵力打开缺口,深入敌阵,能减少敌军弓弩对己方的杀伤,比横队易于维持秩序,即使被敌打乱时,仍能以较密集的队形进行抵抗等。因而自十六国以后,纵队战术不断得到发展。唐代,李靖根据战争实践,进一步总结出纵队战术的理论。”其阵法,弩手、弓手与战锋相间引前,两驻队两边相翊”,”闻鼓声发”,”一时笼枪大叫齐入”。这一战术的总结、推广,有力地提高了唐军的战斗力。  


3,总结出逐次抵抗,交替掩护的退却方法  

在敌强我弱时,如何安全退却历来是兵法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唐代军事家根据前代经验总结出了逐次抵抗,交替掩护的退却方法。李靖指出,在战场上全军一齐后撤,就可能被敌所乘,陷于失败。应”隔一队抽一队,所抽之队去旧队百步以下,遂便立队”,持戈、枪、刀!棒,张弓搭箭,待敌来追,准备完毕,再撤出前面的部队。”如贼来逼,所张弓弩等人即放箭奋击。如其贼止不来,其所抽队”便通过掩护部队,”向前百步以下,遂便准前立队,张施弓弩等待贼,既张施讫,准前抽前队,隔次立阵,即免被贼奔蹙”。  


李世民曾说自己”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击之,无不溃败”。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己方的突击速度快,另一方面就是由于采用了逐次抵抗,交替掩护的退却方法。这种战术的产生显然与十六国以来和游牧民族骑兵作战的经验教训有关。公元,,年,羯人石勒率轻骑追击晋军主力于苦县宁平城,”大败晋兵,纵骑围而射之,将士十万人相践如山,无一人得免者”。这充分说明,两军对阵,退却一方步兵的撤退速度往往低于进攻一方的追击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逐次抵抗,交替掩护,在稍退之后重新稳住阵脚与敌对抗或安全撤出战场 否则很容易全线崩溃。  


4,重视步骑结合,以步制骑  

十六国以来,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和骑兵的大量使用,如何以步制骑,步骑结合抗骑兵突击成了战术上的重要课题。汉族军队一般都是以步兵与骑兵混合编成的,要与以骑兵大集团组成的游牧民族军队作战 就必须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步制骑或步骑结合 发挥综合战斗力,击败对方骑兵集团的战术。随着民族之间的战争与融合,这些战术日渐完善。  


注释:  

(1)本文所谓唐代兵法是指唐军所用兵法,不包括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兵法  。

(2)《中国军事史》 第四卷《兵法》

(3)《史记》一一《匈奴列传》  


华夏之心配图。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