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历史 古代中国战阵,阵法演变浅谈

热门资讯

古代中国战阵,阵法演变浅谈

作者:叮意粉555 来源:清朝吧 浏览:636 评论:0 发表时间:2020-06-11

军阵解析图

而关于阵法的形态与种类的发展,是基于军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在最终走向消亡。最初的战阵,依照推断大致出现于商朝末期而流行与西周,仅分左中右三阵,其出现的契机便是完善的军制以及军事技术发展(战车的出现)。古之“三军”“三师”者,其起源便是由此而来。

至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完善的军制,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战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战车战法衍生出来的阵型,推动了中国古代战阵形态的多样化发展,现存最早关于阵法的记录出于《左传》:“鲁庄公四年,楚武王为荆尸阵成。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此处的荆尸阵为何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关于名称的话倒是可值得讨论。荆尸,荆者,楚也,尸,按照古义也许应为指代方国。换句话说,指的是楚武王为伐其他方国而创的(所以说看似高大上,其实意思就是楚之阵法而不是在荆棘上插满咸鱼的阵法)


而据考证,在不久之后,出现了“鱼丽之阵”。鱼丽之阵,即鱼鳞阵,此阵为郑庄公所创,《左传》中有相关的记载:“为鱼丽之陈” “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坐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按照其描述,结合《司马法》,鱼丽之阵大概有两种说法:

1.以中军为主力,两翼各布设两个方阵稍拉开距离,战车居于前而步兵在后,战车间以各“伍”为单位(按周制,五人一伍)进行填补维持阵线。利用两翼攻击敌军,扰乱敌方,从而充分发挥战车集团冲击的威力,而战车后方的伍,在发动冲击后则为战车提供掩护,维持战线(类似于步坦协同),后军则扩大战果。

(箭头为车阵,小三角形为步兵为主的小阵)

2.主要大阵阵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通过集中优势兵力,以战车为先头,冲开敌人防线,进行波状突击,从充分发挥步兵集团的威力。


(同上)

不论是何种阵型,足以表明,在春秋时期,诸侯间的征伐,争霸,让战争模式,战术,阵法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野战中步兵作用的提升,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出现各种的阵型,不再拘泥于春秋时期的“仁义之战”。在《孙膑兵法》中,就有《八阵》《十阵》之篇。在此,需强调一点,八阵者,为一种阵型,十阵者,为春秋战国所常见的十种阵型。


按照《李卫公问对》记载:"井分四道,八家处之,其形井字,开方九焉。"其大致意思为像井一样,分横二纵二,部署八支军队,样子像井字一样九个格。

另外,在《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提问时列举了其中一个例子:“太宗曰:‘陈数有九,中心零者,大将握之,四面八向,皆取准焉。陈间容陈,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大致意思为八阵图分为九个小的方阵,中军为本阵,由大将亲自指挥;各阵都对齐中军,阵里还可分小阵,大队里还可以分,可以前军作后军反之亦然,敌攻击部队陷入此阵后无法自由进出。

以上例子,其实与春秋战国时期八阵的基本形态类似,按照与西周井田制为模板,发展出了名为八阵的基本战阵形态,又名为“九军八阵”再按照《孙子兵法》提出的奇(ji)正原则进行排兵布阵。其中,奇(ji)兵之意,按照后世推测应为机动部队,一般可用于作为机动部队进行佯攻,包围,侧击;又或者作为预备队。而在《孙膑兵法》中,《八阵篇》则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使用八阵的指导思想。


而在《孙膑兵法·十阵篇》中则有提到:“凡陈有十:有枋(方)陈,有员(圆)陈,有疏陈,有数陈,有锥形之陈,有雁行之陈,有钩形之陈,有玄襄之陈,有火陈,有水陈。”其大致意思就是阵有十种,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阵,雁形阵,钩镰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在此十阵中,除水阵火阵(此二阵应为水攻火攻),其最基本的阵型即为方阵,换句话说,此十阵最基本的形态架构为方阵,再结合《八阵篇》中提及的基本使用指导思想应用于战场之上。

(笔者所绘十阵中的五种阵型的大致形态)
而以上所提到的八阵之法,其基本架构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一直被沿用并改进,发展。在秦汉至三国时期仍有记载,其中之巅峰者即为诸葛亮八阵图。


战国前中期,在中国的西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突然异军突起——秦国。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后,社会生产力相对于过去,得到大幅提高。秦国成功的变法,促使秦军战力爆发性增长,开始了一次长达百余年的伟大征途。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战国各大国开始组建自己的步兵力量,比如《荀子》里提到的“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而随着重型步兵集团的出现,新的战阵以“八阵”为基础,开始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而其中,随着时间推移,秦将此类战法不断完善,直到秦一统天下时,达到了当时步兵集团战阵的巅峰。战国晚期成书的《荀子》言:“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以兵马俑为例,秦兵马俑目前发现了3个坑,其中1号坑属秦军步兵纵队,一号战阵(暂且如此称呼)正面不大,但是纵深不小(正面宽57米,纵深达184米)),其前锋为秦轻装弓弩手,作战时按“更发更止”发射箭矢。将要短兵相接时,依序撤入阵中或两翼。前锋两侧配备重装步兵(甲士)以护两翼。后军重装步兵/战车混编以作后军。

而二号坑,秦军位于一号坑左边(秦兵马俑,骊山陵面东),相比于一号战阵更要前出,阵型为曲尺形阵,纵深往左(北面)延伸(南北宽84米,纵深98米),同中军,前锋为弓弩手,配重甲,后军为步骑兵/战车混编部队,其骑兵、战车与步兵间比例要比中军要大,战车多为带甲车兵(随车步兵同)。骑兵为轻骑,多用于快速突袭。

三号坑为本阵,位于军阵侧后方,凹字型,不同于以往的大将本阵分布,秦兵马俑大将本阵基本上独立于军阵。对于军事史来说,指挥中枢独立于作战部队是里程碑式的发展。大将本阵独立于军阵,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相对来说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而在西汉时期,在北征匈奴之时据传有一种骑兵阵型:车悬阵。(熟悉日本战国时代历史的人应该对这个名称并不陌生,但是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古代中国阵型,这个日本战国时代嘛。。。我还是懒得开贴了)。车悬阵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赵武灵王发明,一说是霍去病北征匈奴发明(在不可信中取可信,个人选择更有那么一点依据的霍去病和日本的上杉谦信)

车悬之阵,不论是中日,按照推论与想象,基本的阵型形态都是圆形布置,但是并非是以防御为目的,而是将大将置于阵中央,各部队分成诸多攻击梯队,以车轮战的形式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或者射击不断削弱敌方,并且择时机将进攻部队撤回阵中,给予对方侧面或者侧后部不断施加压力,直到敌方阵型溃散。但是这样的一个阵,对于各部之间的进攻间隙必须要把握得住,另外撤退的时间必须把握得好,最重要的还是各部队之间要做到有序进攻有序撤离,并且做到指挥有序,另外就是对地形有不小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阵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的原因

首先,该阵型对于指挥者来说要求非常高,且部队之间的配合程度要很默契,军事素养要相对更高,另外就是对地形的要求。


在汉朝,骑兵战术由于在面对匈奴需要组建专业化骑兵,骑兵战术因此得以发展。但除此以外,汉朝的军阵演变与发展实际上陷入了停滞状态,在和平时代,如若没有明显的威胁或体量较大的国家,各种军事技术,战略战术,学说的发展将会因为缺少应用实践而变慢。直到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有一位世间少有的军政全才——诸葛村夫,在基于春秋战国八阵的基础上,将八阵的应用推往巅峰。

(最经典的诸葛村夫)


 
 

0相关评论